电子激发态与非绝热效应 报告人:崔刚龙 教授
功能富勒烯:精准制备与器件应用 报告人:卢兴
人工智能在多相催化研究中应用探索 报告人:李微雪
Boranes and Frustrated Lewis Pairs: Searching for New Reactions 报告人:Prof. Gerhard Erker
簇发光:一种全新的发光体系 报告人:唐本忠 院士
近日,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的Patrick Théato教授与Manfred Wilhelm教授莅临我校化学学院访问,并在惟真楼219会议室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学院教师及研究生踊跃参加,现场学术氛围浓厚。Patrick Théato教授是国际高分子科学领域知名学者,现任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全职教授、化学专业教学主任(Dean of Studies, Chemistry),同时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2025-11-10
近年来,光氧化还原催化在太阳能转化、CO₂还原及有机合成等可持续化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铱(III)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光物理特性与电子传递能力,成为光催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催化剂之一,氧化还原电位是决定其催化活性和电子转移效率的关键参数。然而,传统实验测定(如循环伏安法)耗时、材料需求大,难以快速筛选大规模候选催化剂;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如DFT计算)虽可预测电位,但计算成本高且存在体系误差,尤其是激发态氧化还原电位预测难度大,...
2025-11-06
近日,我院朱广山、张宁教授团队在高性能离子传输多孔薄膜的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电池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因其能量密度高、应用范围广及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离子交换膜作为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着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尽管现有商用膜在离子传导方面表现良好,但其高昂成本、不清晰的分子结构以及对湿度的高度依赖性,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替代膜材料成为当务之急。...
2025-06-30
三氟甲基(CF3)与N/O杂原子结合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功能材料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然而含N-CF3和O-CF3官能团化合物的相关合成方法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当CF3与含有孤对电子的杂原子相连后,相关的反应中间体或产物稳定性较差,极易发生氟消除,因此这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难度较大。我院王芒教授/许聪副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三氟甲基化方法学领域的研究,最近五年,该团队针对上述氟化学领域的挑战性课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攻关研究。...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