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相关链接:

校园文化 校园地图 校园采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化学学院邀请知名专家莅临我校讲学指导

发布时间:2025-11-10   访问人数:

近日,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的Patrick Théato教授与Manfred Wilhelm教授莅临我校化学学院访问,并在惟真楼219会议室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学院教师及研究生踊跃参加,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Patrick Théato教授是国际高分子科学领域知名学者,现任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全职教授、化学专业教学主任(Dean of Studies, Chemistry),同时担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高分子术语分委员会主席,以及美国化学会(ACS)新创刊期刊 《Polymer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Théato教授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的结构设计与合成方法研究,在后聚合修饰(Post-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PPM)策略、能量存储材料以及含硫聚合物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在题为“Functional Polymers: From New Synthetic Routes to Applications in Energy Storage”的报告中,Théato教授首先系统回顾了功能高分子的设计理念与合成策略,指出后聚合修饰在实现高分子结构精确调控中的独特优势。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基于后聚合修饰的分子结构设计策略,展示了团队在刺激响应聚合物、聚醚类固态电解质、硫基聚合物等体系中的研究成果。通过合理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反应控制,Théato教授团队在能源储存、环境友好聚合等领域实现了诸多创新应用。报告不仅内容丰富,且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Manfred Wilhelm教授同样是国际公认的高分子科学领域知名学者,现任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全职教授,曾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并于2022年当选美因茨科学院与文学学院院士。Wilhelm教授早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及Max Planck高分子研究所从事研究,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流变学和核磁共振(NMR)表征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尤其在低场NMR技术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

在题为“The Potential of Low-Field NMR Spectroscopy for Polymer Characterization”报告中,Wilhelm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基于钕铁硼(Nd-Fe-B)永磁体的新型低场NMR技术,展示了这一紧凑型系统在无需液氮或液氦条件下实现聚合物表征的独特优势。他详细阐述了团队在过去15年中围绕硬件改进与方法学拓展所开展的系列工作,并以具体实例展示了该技术在聚合物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及热裂解产物分析中的多维应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介绍了在线联用的SEC-NMR、HPLC-NMR与DOSY-NMR等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与工业应用中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两位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功能高分子的结构调控、后修饰聚合策略、以及低场NMR的灵敏度优化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师生们积极提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本次报告会不仅加深了我院师生对功能高分子设计、储能材料开发以及新型核磁表征技术的理解,也进一步促进了我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此次访问与学术互动,双方为未来在科研合作、师生互访及联合培养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化学学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