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由于其合适的能带结构(2.7 eV),较高的光、热稳定性以及组成元素丰富等优势,在太阳能转换和环境净化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但传统g-C3N4比表面积低,可见光响应范围窄,载流子复合率...
2018-08-17
氢能是清洁和理想的零碳排放能源之一。利用电催化分解水生产氢能具有能耗低、过程环保、产品纯度高以及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大有前景的能源存储和转化方式。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可替代贵金属铂的低成本、高活...
2018-08-16
近年来,有机长余辉发光(Organic Long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OLPL)材料因其独特的激发态特性以及潜在的光电子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长余辉材料其发光原理属光致发光,即当去除激发光源后,激发态能量以光的形式缓...
2018-06-11
近来,在锂/钠离子电池用先进电极材料领域,我院化学学院吴兴隆副教授研究小组连续在Advanced Materials和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为解决金属硫化物用作锂/钠电负极材料时...
2018-06-01
近日,我院吴兴隆副教授研究小组在材料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8, 10.1002/aenm.201703252,影响因子:16.721)上发表了题为“An Ultralong Lifespan and Low-Temperature WorkableSodium-Ion ...
2018-03-20
近日,我院吴兴隆副教授研究小组在材料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8, DOI: 10.1002/aenm.201702504,影响因子:16.721)上发表了题为“A Practicable Li/Na-Ion Hybrid Full Battery Assembled by a ...
2018-01-17
2017年,我校“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7的高水平论文21篇。谢海明教授在锂硫电池、锂空电池及相关材料取得系列成果,连续发表《MAT SCI...
2017-12-21
近日化学学院苏忠民教授研究团队的“具有给-受体特征的多酸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课题获得2017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颜力楷、关威、刘春光、徐红亮、杜东英、仇永清。此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
2017-12-13
近日化学学院苏忠民教授研究团队的“多功能化金属铱磷光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研究课题获得2017年度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苏忠民、王新龙、单国刚、孙春义、朱东霞、付强、秦超、邵奎占、赵亮。此...
2017-12-08
炔烃是基础的化学化工原料,炔烃的活化与转化研究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日,化学学院有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重点实验室毕锡和课题组在非活化端炔双官能化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自由基参与的炔烃双官能化...
2017-11-10Copyright 2017 ©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