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相关链接:

校园文化 校园地图 校园采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我院黄宇彬教授研究团队在碘增强铂类药物CT成像实现药物自追踪以及克服顺铂耐药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2-05-20   访问人数:

近日,我院黄宇彬教授课题组在ACS Nano杂志 发表题为Iodine Conjugated Pt(IV) Nanoparticles for Precise Chemotherapy with Iodine-Pt Guide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and Biotin-Mediated Tumor-Targeting的研究论文。

顺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有效抗癌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具有靶向功能的纳米药物能够很好的在肿瘤部位蓄积,降低系统毒性。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自追踪功能可以有效监测肿瘤部位的蓄积量,同时,还能够实时监测肿瘤体积,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

因此,黄宇彬教授团队利用铂类药物的CT信号直接监测药物,同时,引入的碘元素极大的增强了CT的信号值,有效实现了药物的自追踪。利用增殖过快的肿瘤细胞对生物素的需求,纳米药物可以有效靶向肿瘤细胞。而在肿瘤内高浓度的GSH存在的条件下,纳米药物解体,释放铂药和分子碘。Western blot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均可证明释放的碘元素抑制了细胞内Bcl-2抗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克服细胞的顺铂耐药性。不论是在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模型,还是在顺铂耐药的A549/DDP模型中,该纳米药物都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

 

该研究提供了肿瘤特异性靶向的自追踪纳米药物,能够在生物素靶向和自追踪功能下实现精准治疗,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引入的碘元素增强了CT的成像效果,同时抑制了Bcl-2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克服了细胞的顺铂耐药性。该系统在癌症化疗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解决顺铂类药物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存在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支持。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2c01764